澳门新葡京官网

澳门新葡京官网 澳门新葡京官网

政府信息公开

自治区印发民政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

发布时间:2021-11-15 11:26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【字体:

    近日,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《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的通知》(新政发〔202175号)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

《民政规划》共1042节,与国家《“十四五”民政事业发展规划》634节对比,除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层社会治理、基本社会服务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外,新增加了“儿童关爱保护”、“优化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”、“民政人才队伍建设”三章内容。

《规划》聚焦“十四五”时期的阶段性任务,从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、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、基本社会服务更加有效等方面确定了“十四五”发展目标。《规划》设置的23项主要发展指标,充分体现民政事业发展的时代特色,反映全区民政事业发展的新水平,回应群众对解决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层社会治理、基本社会服务重点难点问题的热切期盼,既尽力而为,又量力而行,正所谓“民之所望、施政所向”。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、彰显制度优越性、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,同时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差异、避免攀比增加财政负担,分别设置了“城市低保标准年度增速”、“农村低保标准年度增速”指标。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同时考虑当前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存在的供给结构问题,不再保留“十三五”期间“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”指标,设置了“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”指标。为切实解决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难题,增强群众获得感,决定利用5年时间,克服跨年代、跨地域档案管理、信息技术等问题,推动实现“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实施率”达到100%。进入新发展阶段,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需求持续加大,福利彩票对基本民生和基本社会服务的支持保障作用更加凸显,考虑到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是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的基础,设置了“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数”指标,以推动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。同时提出完善养老服务网络、加强民政服务设施统筹利用、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等,突破这些瓶颈和短板问题,对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,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
《规划》立足民政部门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层社会治理、基本社会服务三项主要职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着力在民政领域补齐短板、破解难题、兜牢底线上下功夫。

全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。按照保基本、兜底线、救急难、可持续的总体思路,以统筹救助资源、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,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,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等3个方面,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和高效化的举措,制定社会救助提升工程专栏。

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。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,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,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,健全现代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制度,积极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和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等5个方面,提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和举措,制定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专栏。

加快推动基本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。从加强婚姻管理制度体系与服务能力建设、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和规范化建设、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、提升困难残疾人福利和服务水平等4个方面,提出基本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,制定殡葬设施公共服务工程、救助管理服务工程、精神卫生福利与康复服务工程专栏。

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。从健全养老服务制度、完善养老服务网络、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、加强养老老服务工作力量、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、完善综合监管体系等6个方面,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举措,制定养老服务保障工程专栏。

积极统筹儿童关爱保护。从健全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制度机制,健全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、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,优化儿童福利和教助保护平台布局,加强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,提出儿童关爱保护的重要举措,制定儿福利(未成年人救助保护)服务工程专栏。

优化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。从构建治理现代化行政区划体系、完善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、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、强化区划地名信息的技术基础地位等4个方面,提出推动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,制定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工程专栏。

推动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发展。从加强民政人才培养培训、拓宽民政人才培育渠道、优化民政人才发展环境等3个方面,提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举措。

《规划》提出多项举措,保障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落地。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强化民政法制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建设,优化民政资源配置,加强民政领域安全管理,扎实做好对口援疆,大力弘扬优良作风、强化规划检测评估等,形成推动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

下一步,澳门新葡京官网 将抓好贯彻落实,结合工作职能,兜底线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、儿童福利设施、未成年人保护设施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、殡葬服务设施、精神卫生福利设施等工程建设,不断提高民政服务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,切实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
附件下载:
相关链接: